央視網消息:在云南宣威市海岱鎮,近些年當地引進了無籽刺梨,經過大面積種植后,刺梨不僅讓荒山變綠了,也富了村民的腰包。
這兩天,在宣威市海岱鎮羊場村的一家合作社,500畝無籽刺梨正值采摘期,工人們正忙著摘果。這些刺梨在2018年種下,經過三年的精心管理,一串串金黃的果實掛滿了枝頭。
云南宣威某種養殖合作社負責人 孔維松:今年屬于第一年剛好結果,(一畝)達到五六百公斤,今年一畝(收入)三千多塊錢。明年盛果期以后,一畝八百公斤以上就要達到五千元左右一畝。
合作社負責人算了一筆收入賬,過去這一片地全部是傳統種植玉米,每年平均畝產500公斤,收入1500元左右。近年來,當地組織種植無籽刺梨,并且與合作企業成立了刺梨加工廠,現在村民的收入至少翻了一番。
云南宣威市海岱鎮羊場村村民 嚴翠瓊:當初我們也不敢種,村上的領導帶起種,廠也建在這里,有銷處(有刺梨商來收),感到心里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