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北方網訊(北方新報正北方網首席記者 劉曉君) 近日,呼和浩特市民政局、財政局、鄉村振興局聯合印發《呼和浩特市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實施方案》(簡稱《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急難社會救助的時效性,通過逐步取消戶籍地、居住地申請限制,由急難發生地審核并發放臨時救助金。強化急難救助功能,全面落實“先行救助”、“分級審批”等政策規定,實行“小金額先行救助”事后補充說明情況,“跟進救助”、“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等方式,增強救助時效性。
據了解,《實施方案》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和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進行了任務部署,5年過渡期內,繼續保持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政策穩定。對脫貧人口中的喪失勞動能力且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獲得穩定收入的人口,依規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并根據困難類型給予相應的專項救助、臨時救助等;健全低保對象動態管理機制。加強農村低保對象監測預警和動態管理,調整優化低保漸退期政策,分類分檔確定農村低保漸退期限;建立健全低收入人口監測預警、主動發現快速響應機制。利用大數據分析比對等手段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低保邊緣戶、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員、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人口以及其他低收入人口開展常態化監測,及時預警,做到早發現、早幫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利用基層民政協理員貼近群眾、熟悉民情的優勢,及時上報低保、特困、低保邊緣家庭等低收入群體異常動態,變上門申請為主動發現。完善社會救助訴求快速響應機制,在市12345“接訴即辦”服務平臺接入社會救助指南,開展政策咨詢、求助受理、投訴舉報等便民服務內容,做到求助有門、救助及時,確保群眾反映的困難得到及時處理。
《實施方案》還強調要積極開展服務類救助,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救助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提供必要的訪視、照料服務。鼓勵、引導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為低收入人口提供心理疏導、資源鏈接、能力提升、社會融入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