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確定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經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翟志剛(中)、王亞平(右)、葉光富3名航天員將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由翟志剛擔任指令長。
新華社發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與中外記者見面
10月14日,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的3名乘組航天員翟志剛(中)、王亞平(右)、葉光富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 攝
哈爾濱市部分地區學校有序恢復線下教學
10月8日,哈爾濱市群力兆麟小學的學生在上課間操(無人機照片)。
當日,根據疫情防控實際情況,哈爾濱市部分區縣(市)有序恢復線下教學。
新華社記者 張濤 攝
臺風“圓規”
10月13日,在??谑忻利惿陈犯浇暮_?,巨浪拍擊海岸。
當日,記者從海南省氣象局獲悉,今年第18號臺風“圓規”在靠近海南島時,受暖海水和地形激發迅速增強。
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風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山西戰洪圖
拼版照片:左圖為10月8日凌晨拍攝的南同蒲鐵路昌源河大橋搶修現場(無人機照片);右圖為10月8日上午拍攝的南同蒲鐵路昌源河大橋搶修現場(無人機照片)。在現場,施工人員日夜不停進行搶險施工。
短短幾天降水量超常年當月3倍以上,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強秋汛。山體滑坡,道路中斷,村莊進水,房屋倒塌,170余萬人受災……
國慶假期以來,山西經受罕見洪澇災害。
越是雨大浪急,越要勇于擔當。三晉大地,黨政軍民上下一心、并肩作戰,戰洪水、保安全,勾畫出一幅撼動人心的戰洪圖。
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 攝
筑牢堤壩
在山西省河津市陽村街道連伯村,搶險人員在加固臨時堤壩(10月10日攝,無人機照片)。
受近期連續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汾河下游山西河津段遭遇57年來最大洪水。山西省河津市第一時間啟動防汛二級應急響應,利用連伯灘近10萬畝黃河灘地蓄滯洪水,讓洪水直接向西流入黃河,緩解當地防汛壓力。
目前,連伯灘蓄滯洪區的群眾已經轉移并得到妥善安置,搶險人員正在加固臨時堤壩,確保河津城區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探訪山西稷山吳璧小學安置點
10月11日,在山西省稷山縣清河鎮吳璧小學安置點,荊平村的孩子在認真聽課。
稷峰鎮荊平村是稷山縣受災較為嚴重的一個村。10月7日晚,汾河水漫灌進村,導致村里多處房屋被淹,涉及村民400戶1300多人。為了確保村民生命財產安全,荊平村的受災群眾被緊急轉移并得到妥善安置。
為了不耽誤孩子學習,荊平村的100多個孩子被全部安置在吳璧小學安置點,和吳璧小學學生一起上課學習。安置點為孩子們準備了床上用品和生活用品,提供早中晚三餐,還配備了專業醫護人員,確保孩子們在新環境中安心學習。
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彩虹之下的藏野驢
這是9月22日在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彩虹之下的藏野驢。
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高寒生物種質資源庫”。保存完整的、獨特的高寒生態系統,孕育了一座生物多樣性寶庫,野生動物種類繁多。
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中國“橋梁博物館”——貴州
貴州思南至劍河高速公路劍河縣岑松鎮段橋梁春色(2019年3月23日攝)。
在貴州高高的山崗上,萬橋飛架。作為中國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省份,貴州的橋梁數量多、類型全、技術復雜、施工難度極大,創造了數十項“世界第一”。貴州橋梁覆蓋了梁橋、拱橋、懸索橋、斜拉橋等,幾乎包攬了當今全部橋型,是名副其實的“橋梁博物館”。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
50萬公里郵路 連接深山的幸福
10月6日,雙峰郵政所的郵遞員吳文清走在送貨路上。
吳文清今年46歲,是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江西省宜豐縣分公司雙峰郵政所的郵遞員,工作至今已有28年。這是雙峰林場唯一的郵政所,吳文清是這里唯一的郵遞員。
1993年3月,雙峰郵政所一名郵遞員突發腦溢血去世?!拔腋赣H當時負責這里的工作,他急需一個幫手,又找不到人,就讓我來做?!眳俏那逭f。
2000年,吳文清的父親吳能豐因病提前辦理退休,告別了堅守32年的郵遞員崗位,把自己的郵包交給了兒子。如今大山深處,青壯年大多選擇外出務工,留下許多老人。重重大山阻隔,老人們出門不便,連接山里山外的吳文清成為了他們特別的紐帶。
“老人們需要買點什么就會給我打電話,油、菜、肉、洗衣粉、家禽幼崽、藥品等等,我買好了就順道給他們送過去。有些老人的家用電器壞了,我下山修好后也會幫他們帶過來?!眳俏那逭f。
多年來,吳文清承擔了雙峰林場13個村和鄰鄉1個偏遠村的郵件投遞工作,郵路全程來回長達127公里,每周三次。粗略計算,吳文清28年走過的郵路已超50萬公里。
一條郵路,一臺郵車,一名郵遞員……吳文清說,只要自己還在堅守,大山村落就會多一份活力,山里老人就會多一份便利。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焊工工種比賽
10月14日,選手參加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的焊工工種比賽。
當日,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中國西部國際博覽城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32支代表隊500多名選手在鉗工、焊工、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工業機器人操作調整工、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砌筑工等六個工種的比賽中一決高低。
新華社記者 沈伯韓 攝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昆明開幕
10月11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在云南昆明開幕。這是開幕式上的云南民族特色演出。
新華社記者 費茂華 攝
《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紀念郵票發行
10月11日,在云南昆明的一處郵政網點,集郵愛好者用放大鏡查看郵票細節。
當日,中國郵政發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紀念郵票一套1枚,全套郵票面值1.20元,郵票計劃發行數量700萬套。該套郵票在設計上首次采用水滴外形齒孔,突出水是生命之源的概念,與大會標識設計相互呼應。
新華社記者 王冠森 攝
北京:晚霞映天
這是10月10日在北京拍攝的晚霞。
新華社記者 張晨 攝
秋紅醉人間
10月14日,游人在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古塔鎮韓家梁村杏林園欣賞紅葉(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陶明 攝
金秋胡楊美
這是10月13日拍攝的額濟納旗胡楊林(無人機照片)。
金秋時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額濟納旗的胡楊林披上金裝,吸引眾多游客前來觀賞。
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