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是漫瀚調的搖籃。
奇附林與妻子在自家菜園里。
講述演唱漫瀚調的舞臺經歷。
把漫瀚調唱響大江南北。 (資料圖片)
給孩子們講解演唱技巧。
大徒弟岳文祥教學生演唱。
漫瀚調傳習所的學生們。
年輕時的齊附林登臺演出。(資料圖片)
夕陽下,黃河邊,一代代人傳唱著漫瀚調。
眺望黃河美景。
“你知道天下黃河幾十幾道彎,幾十幾道彎彎里有幾十幾條船……”每當唱起漫瀚調《天下黃河》,對黃河、對家鄉、對漫瀚調的熱愛便從奇附林的心底流淌而出。
奇附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漫瀚調代表性傳承人。年近古稀的他從小就長在黃河畔,歌唱了黃河幾十年。1987年,奇附林參加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首屆民歌大賽獲一等獎,從此走向全國舞臺,把漫瀚調唱響大江南北?!拔沂巧揭袄锏母枋?,黃河畔的歌手,玉米地里的歌手,沙漠里的歌手,是喝著黃河水長大的原生態歌手?!逼娓搅诌@樣形容,漫瀚調就像大地里的莊稼,在準格爾旗生根發芽,成長成熟后,被傳到更遠、更高、更閃亮的地方……
漫瀚調流傳于準格爾旗,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長期交往交流交融中文化融合的結晶。2008年,漫瀚調被列入國家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唱和弘揚漫瀚調,奇附林培養了很多徒弟。大徒弟岳文祥從2014年起在準格爾旗漫瀚調傳習所教唱漫瀚調,一直走在傳承和創新漫瀚調藝術之路上。岳文祥認為:“如果能夠在漫瀚調演奏中增添一些流行元素,會呈現更好的創新效果?!?/p>
每次見到學唱漫瀚調的孩子們,奇附林都滿懷自豪。13歲的郭挺巖學習漫瀚調已有5年,他說:“長大后,我要像老師們一樣,把漫瀚調一直唱下去?!?/p>
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漫瀚調)之鄉,準格爾旗通過傳習所培訓、烏蘭牧騎進校園、舉辦漫瀚調藝術節等多種方式,保護、傳承這一優秀的民間藝術,也為漫瀚調的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馬建荃 李卓 王鵬 攝影報道)